【泰辣行不行🌶️】買房的錢,一半都在繳「公設稅」?海外房產玩家真心話:台灣人正陷入「資訊不對稱」的溫柔陷阱

2025/10/29

apple podcsat
spotify
soundon
kkbox
點擊連結完整收聽


有個年薪兩百多萬的機師朋友,最近跟著房產玩家Kevin看房,從江翠看到林口,再到青埔。結果令人洩氣——每個地方都超過預算。

青埔現在一坪多少?77.8萬。

一間40坪的房子,總價3,200 萬。但這40坪,公設比高達33%,你實際能用的只有27坪。諷刺的是,這間3,200萬的豪宅,每月租金可能只有2萬多,投報率連1%都不到。

這就是台灣房地產的殘酷現況:你花了一輩子的積蓄,買到的不是家,而是一個不斷縮水的數字,和一堆用不到的公共設施。

當「有土斯有財」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,一群聰明的投資人,早已將目光轉向海外。不是因為崇洋媚外,而是因為數字不會說謊

但海外房產,是另一個天堂,還是另一個陷阱?

你的「高投報率」,只是別人算好的「完美劇本」

在投資市場闖蕩十多年,Kevin看過太多人血本無歸。他只說了一句話:「90%的投資虧損,都源自於資訊不對稱。」

最經典的一句銷售話術:「你只要放一百萬頭期款,投資六百萬的房子,每個月就可以穩定收租四萬八。」

聽起來超級誘人,對吧?

但 Kevin 總會反問一句:「如果真的這麼好賺,業務自己去貸款投資就好了,為什麼輪得到你?」

這句話,像一盆冰水,瞬間澆醒了無數被美好數字催眠的投資人。你以為你在研究投報率,其實你只是在看業務為你量身打造的漂亮劇本。匯率、稅務、產權、法規……每一個你沒注意到的細節,都在蠶食你的獲利。

殘酷對比:台灣的「公設坪」vs.泰國的「實用坪」

資訊不對稱最殘酷的證據,就藏在「坪數」裡。

台灣:你買40 坪,公設佔了1/3,實際能用的只有26坪。社區KTV、無邊際泳池、高爾夫模擬器……這些你一年用不到三次的設施,卻要你每坪分攤成本、每月繳交管理費。你買的不是房,是一個你根本不需要的俱樂部會籍。更不用說一個動輒250萬的停車位。

泰國曼谷:Kevin最近交屋的案子,一間10坪出頭的雙捷運宅,採「酒店式公寓」模式。但這是實坪,相當於台灣快16坪的空間,一房一衛一廳,格局方正。價格呢?400萬台幣,停車位直接附給你。投報率高達6-7%,深受商務客喜愛。

同樣的錢,在台灣,你買的是一個被公設綁架的「殼」;在泰國,你買的是實實在在的「空間」和更高的「現金流」。

這就是資訊落差下的隱形虧損。

海外房產的兩大致命陷阱:你以為撿到便宜,其實正在付「智商稅」

當你以為撿到便宜時,風險也悄然而至。

陷阱一:產權陷阱——你的房子,可能變成別人的遺產

早期許多投資客為了規避法規,用「泰國人頭」買房。Kevin手上就好幾個這樣的糾紛案例。他只問一個問題:「如果那個人頭意外過世,按照泰國法律,房子是誰的?」

答案是:他孩子的。

你的400萬,不僅打了水漂,還成了別人的遺產。最安全的做法,是你的錢直接付給泰國地產商,並與建商本人簽約。拿到權狀後,仔細核對上面的名字,並檢查背面的產權轉移紀錄,確保萬無一失。

陷阱二:網紅溢價——你付的錢,一半是他們的代言費

「千萬要小心網紅推薦的案子。」Kevin警告。

建商為了衝高銷量,會找網紅代言,而這筆費用,自然由消費者買單。一個原本只賣 380 萬的房子,加上代言費後,成交價變成450萬。你多付的70萬,就是替網紅的知名度買單。

更可怕的是,泰國沒有實價登錄。建商開價隨心所欲,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個被當盤子的「幸運兒」。Kevin舉例,杜拜有個案子,行情480萬,但有人透過網紅介紹,花了600萬買下。這多出來的120萬,除非未來區域行情大漲,否則就是注定的虧損。

投資的本質,是建立自己的「避險系統」

那聰明的投資人是怎麼做的?答案是:分散配置,建立系統。

看看Kevin的投資組合,你會發現這不是賭博,而是精密的策略:

📌日本大阪:持有近10年的學區房,三鐵共構。年投報率穩定超過5%,租約從未中斷。這是現金流的基石。

📌泰國曼谷:6-7%的高投報率,加上東協發展的長期增值潛力。這是成長的引擎。

📌馬來西亞砂拉越:坐擁石油資源的土地,一坪不到5000塊台幣,等待政府開發。這是未來的彩票。

📌新山:明年捷運完工,15分鐘直達新加坡,房價準備起飛。這是可預見的套利。

更重要的是,海外所得每年600萬台幣以下免稅,而泰國租金收入低於50萬也免稅。這在台灣是無法想像的節稅優勢。

結語:你的認知,決定你的財富

房地產投資,從來不是有錢就夠的遊戲。當台灣的房價已經高到讓年薪 200 萬的機師都望而卻步時,你需要的不是更努力賺錢,而是升級你的認知

絕大多數人聽業務的話、看網紅的推薦、跟風進場。他們不知道自己買的是實坪還是虛坪,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溢價20%,更不知道產權是否清晰。

所以他們賠錢。

但如果你願意多花時間去理解這些遊戲規則,你就已經贏過了90%的人。你不需要比別人聰明,你只需要比別人多問一句:「如果這麼好賺,為什麼輪得到我?」

問出這句話,你就從「韭菜」變成了「玩家」。

海外房產不是「賺快錢」的捷徑,而是一個需要精密計算與風險管理的「策略」。當你建立起自己的多元化投資系統時,你會發現,真正的財富自由,不是來自於你擁有多少資產,而是來自於你對自己選擇的絕對掌握權


泰辣行不行|podcast頻道開播🔥
八卦、感情、職場、命理,通通不演、直接開聊。
好禮三重送:
訂閱追蹤「泰辣行不行」→ 送 100 功德點
👉 立刻收聽:到 Apple/Spotify 搜尋「泰辣行不行」
📩 訂閱追蹤 私訊小幫手 @godcup 功德點進帳

文章標籤

相關文章